说课稿

时间:2025-10-08 10:55:00
【精华】说课稿范文9篇

【精华】说课稿范文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 篇1

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1节《传染病及其预防》,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与学情、教学过程、评价等方面谈谈我对本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的作用和特点

引导每一位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掌握健康基础知识,学会健康生活,实现身心健康成长,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本要义之一,生物课是承担这一重要任务的主要学科。本章《传染病及和免疫》与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相对系统和完整的健康知识链条,为学生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教材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是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地建构概念;二是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通过调查、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三是注重情感责任教育,考虑到艾滋病传染趋势的逐年扩大化,引导学生关注其传播与预防等。

2、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的传染病和病毒性的传染病。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

(1)清楚并了解传染病和病原体的概念,并能区分常见的传染病与非传染病。

(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知道其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分别是什么。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人文观点,并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健康、关爱爱滋病病人。

3、教学重点

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措施。

依据:因为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掌握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特别是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保护自己,本节课我将通过让学生反复分析实例,来突出重点。

4、教学难点

理解病原体和传染源的概念

依据:病原体和传染源的概念比较模糊,判断起来容易混淆,所以确立为难点。

教学重难点突破:

采用给常见传染病分类,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学习,找出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通过流感在班级中流行的亲身经历,分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分析、交流、比较,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说教法

本课教学总的设计思想是想通过多种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努力体现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和体验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提供来自于生活中的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理解名词和概念。

三、说学情

1、学情分析

对于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初步了解了传染病,但对于传染病是怎样流行的却不是很了解。所以,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去理解传染病。

2、说学法

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根据这一思维特点,遵循“教必须以学为立足点”的教育理念,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活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四、评价设计

1、以学生讨论交流为主,强调学生的参与性,通过学习过程以及探究过程的体验,强化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突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交流能力,达到能够列举常见的传染病,知道其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目的。

2、通过巩固练习,检测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整个教学流程分为五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我们的财富”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那么,怎样才能健康的生活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形象直观导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2、诱思探究,互动求知(分为四个板块)

①第一板块:常见传染病及其病因(设计三关)

第一关:你能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吗?

出示问题1,引导学生回答,再汇总学生答案。紧接着推出第2个问题:探讨疾病的病因,区分传染病。学生受知识的限制,可能对于有些疾病的病因不清楚,那么,教师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参与讨论。对于学生的疑问做简要的解释。最后得出传染病的概念。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层层引导,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及评价达到能理解传染病的概念,区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目的。

第二关:追踪引发传染病的“元凶”。

设置A、B、C、D四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组选择抢答。了解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的种类。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抢答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获得相关病原体的知识。

第三关:传染病为什么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

展示三组图片资料,引导分析,得出传染病的特征。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资料直观展示,引导分析感受传染病的两大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威胁的原因)

小结展示常见的传染病及类型

②第二板块: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和传播途径

(通过“说一说”、“想一想”两步完成)

“说一说”: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以流感为例,结合学生经历,创设情境:小明感冒了,他在教室咳嗽、打喷嚏,病毒就会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几天后,就会传染给周围体质较弱的同学……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源于学生经历而又高于简单经验的学习情境,促进了学习的有效性,并结合学生自身的患病经历,展示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想一想”: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

图片展示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有多种传播途径,如,SARS,空气飞沫传播……

设计意图:图片展示传染病的几种主要的传播途径,帮助学生更多的了解传染病。

③第三板块:认识艾滋病并学会预防

“读一读”:史后世纪的瘟疫——艾滋病

我国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资料(教材60页)

“议一议”:1、艾滋病传播的途径有哪些?

2、如何遏制艾滋病在我国迅速蔓延的势头?

设计意图:针对我国艾滋病传染趋势的逐年扩大,引导学生阅读、 ……此处隐藏14401个字……

引导学生利用一些工具尝试画线段,让学生经历画线段的过程,画好线段后,先在小组交流汇报。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画的线段,交流画法和步骤。通过交流,探索画线段的方法,感受解决数学问题的多样化。

三、游戏巩固,拓展延伸

结合书中的练习,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深化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1、闯关“画线段”。

第一关:连接两点画一条线段。先猜测,再画,评价。

第二关:三个点。猜猜画完是什么图形?

第三关:四个点。独立画,交流。

在第3关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魔术“变线段”。

线段不仅可以画出来,还可以变出来,你们会变吗?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尝试,引导学生发现折痕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让同桌之间互相指指说说,巩固线段的特征。

接着让学生试着在纸上折出比这条线段长或短的线段,直观感知线段的长短,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孕伏和渗透。

利用低年级学生爱玩爱比赛的特点,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四、全课总结,质疑延伸。

课的最后,让学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以学生自我回顾的方式进行小结,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掌握,培养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自己整理知识的能力。引导拓展:你们还想知道线段的哪些知识呢?增强他们的探索意识。

说课稿 篇9

一、教材理解

《孔子拜师》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课文比较简短,也比较通俗,有几组近义词,如“拜见———拜访、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也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作为一个伟人,一直受到国人的敬仰,当权者把他尊为圣人,文人学者把他尊为宗师,一般老百姓把他尊为启蒙的智者。《论语》,作为孔子智慧之精华,他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做人,重内心的修养;做事,重踏实的践行。而这些在本文字里行间都可见可感。

二、教学目标:

这课书通过对孔子和老子语言、心理、动作的描写突出了他们的品质,因而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读体味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字义串联法或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体会他们的精神。

3、通过联想体味孔子行程的艰难,意志坚强,通过孔子学成后和老子拜别场景的练笔体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流程

板块一:激趣导入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统一,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学时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导入: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接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课文讲了些什么?

板块二: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谈孔子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这这一过程中我精心设计了两处理解词语的方法,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理解词语的方法。

出示: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到了洛阳。

你体会到了什么?随机:

相距上千里说明什么?(路途遥远)

这让你想到哪些成语?(千里迢迢、万水千山

你能读出“远”吗?

你读到“风餐露宿”这个词语时,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体会“日夜兼程”

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赶路;

———————,孔子在赶路。

2.读出一路艰辛,求知若渴

不管风雨,孔子风雨无阻地在赶路,读

不论寒暑,孔子一如既往地在赶路,读

不分昼夜,孔子迫不及待地在赶路,

读——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让我们学学孔子,彬彬有礼地拜见老师吧。

出示: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随机谈体会,指导朗读

出示: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你读懂了什么?有礼貌求知若渴(谦虚好学)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你怎么理解?

用一个词?(学无止境)用一句话?(泉水流不尽,知识学不完,活到老,学到老联系实际生活来说说。

(2)谈老子

出示:“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出示: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在这一过程中,我精心设计了写的训练,做到读写结合,悟中练写,通过抓住对话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来写一写孔子学成后和老子拜别的场面,我们每一课书都将搭建写作的平台,将本单元的写作要求分散到每一课书,每一节课之中,力争做到一课一个写作训练点,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能学到一些写作方法,减轻学生的习作压力,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此外,还通过各种方式读体味孔子和老子的品行。以读为本,读中体会人物品行。教学第二段先让同学们找出描写孔子和老子的句子,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在书中画出来,让学生先对这节课要学的知识有个总体印象,然后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这句话的教学感悟他们的品质。老师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读好这句话,体会孔子行路的艰辛。对话部分我们设计了通过自己读、男女分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各种方式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行,让学生以读促思,激发他们的读书热情。

《【精华】说课稿范文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