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通用15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1最近几天,同学间议论最多的就是刚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不仅剧情引人入胜,笑点特效,更让人笑中带沮,泪中带思,它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打破偏见,方能看见自己。哪吒从出生起就被视为“妖怪”,明明哪吒不顾一切地救下被妖怪吞走的小女孩,却还是遭村民误解,要置他于死地……他是多么渴望被认可被接纳,最终哪吒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反抗,跳出人们的偏见。其实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很多孩子也背负着各种的“偏见”:你就是个猪脑子!就你这样,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等等。这些言语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一样深深地刺进幼小的心灵。但是我们要明白:嘴巴长在别人身上,谁也控制不了别人,我们应有力量决定自己要做怎样的人。只要我们坚定心中的信念,让自己努力到足够强大,所有的偏见最终都会烟消云散。
珍惜父母的爱和宽容,才会越成熟懂事。哪吒由一魔丸投胎转世,人人见他都避恐不及,唯独父母无条件地呵护他!母亲那温柔的眼神,时刻都给予他安全感;父亲也总是从行动上支持他,尤其是悄悄转移生命符,换下孩子的生命那个片段,催人泪下……想想我们成长的背后,总有父母用尽全力托举一片天空。我们不能把父母的每一分付出当做理所应当,要懂得珍惜,学会关爱父母,理解父母的不易。
真正的朋友要患难与共。除了父母之爱,电影里最让人暖心地莫过于哪吒与敖丙的友情!我很庆幸自己的生命里现在就有这样一个朋友,没事时聚在一起打打闹闹、谈天说地,快乐时共同分享,伤心时彼此慰藉……今后在我成长的路上,我相信还会出现懂我灵魂的朋友,我也会倍感珍惜这份宝贵的财富。
当然,还有几处也让我触动心弦!亲爱的同学们,不妨抽出时间去用心细细品味,一定会让你收获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2这一段有个电影火爆全网,微信群里很多人都在谈论,我也按耐不住好奇,走进影院,去欣赏这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电影的开始,讲述了一个吸取日月精华的球,被分成灵球和魔球,法力无边,所以被元始天尊派太乙真人和申公豹前去收复。这球的本领很大,把太乙真人和申公豹打得鼻青脸肿,最后还是被元始天尊用法器收复。
由于球分成善恶两种,所以天尊决定让灵球投胎做李靖的孩子,魔球待三年后遭受雷击斩除。这个任务交给了太乙真人,作为旁观者的申公豹所以怀恨在心,决定破坏计划。
说着一口四川话的太乙真人,长的憨态可掬,有点婴儿肥,骑着一头长耳猪,下凡去往李靖家。此时,李靖的夫人已怀孕三年,就是不生,急的不行。好不容易到了临产之际,由于太乙真人贪酒,被申公豹换走灵珠,魔珠投到李靖夫人肚子里,哪吒降生了。
因为是魔胎,出生后的哪吒像个火球,四处捣乱,家家户户不得安宁,百姓又害怕又痛恨,只想让这妖孽死掉。但李靖夫妇和太乙真人竭力保护哪吒,交给他真善美,希望他为名除害,伸张正义。
而吞下灵球的龙王三太子,也慢慢长大,和哪吒在一次斩妖中成为好朋友。但在哪吒三岁生日那天,由于申公豹的挑拨离间,三太子由善变恶,哪吒也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导致混战开始。
但在紧要关头,哪吒了解李靖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恍然大悟,拼尽全力保护钱塘江的安危,最后获得百姓们的称赞!
这部电影,笑点颇多,哪吒的形象颠覆以往,烟熏妆,塌鼻子,大豁牙,可爱至极。随着剧情的发展,李靖夫妇为哪吒所做的点点滴滴,让人感动。他们没有放弃,希望哪吒在短短的三年里,能快乐生活,不要在世人眼里作为一只妖孽活着。
李靖告诉哪吒,“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做自己就好。”尤其哪吒在拼劲全力的那一刻,说道“我命由我不由天”时,我感动的热泪盈眶。
灵球和魔球的转换让人意想不到,魔球在正能量的引导下,最终变得正义;灵球初始的善良,在恶人的教唆下,也丧失自我。
如果每个人都活着别人的眼光里,没有自我,没有善恶之分,别人说你不行,你丧失信心,因此放弃,结果必然失败。路是自己走的,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让别人的话都随风而去吧!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3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令我感触很深,下面我从以下几点来说说我的感受。
第一是父爱——李靖对哪吒的爱。哪吒刚出生,李靖知道他是魔丸,李靖没有杀掉哪吒,还乞求百姓给哪吒一条生路。哪吒生辰宴的时候,百姓们都不愿意来,李靖说:“就是跪,也要把百姓们跪出来。”后来哪吒生辰宴上,百姓们都来了。为了让哪吒活下去,李靖上天找元始天尊,想解除天劫咒。可是天劫咒是无解的。最后,李靖讨来了换命符。一命换一命,李靖对哪吒的爱看哭了很多人。
第二是母爱——殷夫人对哪吒的爱。哪吒刚出生,太乙真人要杀掉哪吒,殷夫人护住了哪吒,还说:“不要伤害我的孩子!”哪吒在殷夫人怀里咬她的手,殷夫人没有喊疼只是默默地忍受。没有孩子和哪吒玩耍,殷夫人闲下来就陪哪吒踢毽子,哪吒力气大,殷夫人踢毽子时就穿上了盔甲。在天劫咒来的时候,殷夫人那一声声“吒儿……吒儿……”也让很多观影人泪奔。
第三是友谊——哪吒和敖丙的友谊。哪吒救了敖丙一命,他们一起玩起了踢毽子。临别,敖丙送给哪吒一只精美的海螺。哪吒邀请敖丙参加自己的生辰宴,敖丙问:“你有什么心愿吗?”哪吒说:“你来参加我的生辰宴就是我最大的愿望。”敖丙问:“为什么?”哪吒说:“因为你是我唯一的朋友!”在因为灵珠和魔丸的事,哪吒和敖丙打了起来。哪吒可以杀掉敖丙,却没有刺下去,而是放了敖丙一条生路。在天劫来的时候,敖丙挺身去救哪吒,他们手牵着手去应对可怕的天劫。后来,他们胜利了,他们友谊情深,十分让人感动。
第四是哪吒精神。哪吒不屈不挠,敢于和命运去拼搏。“我命由己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这句话说明哪吒很自信。哪吒还说:“若命运不公,就跟他斗到底”这句话更加彰显哪吒勇于去拼的精神。哪吒精神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最后,说说那些百姓们,不要说别人是“妖怪”,也不要说别人的不好。哪吒生下来也是心地良善的,别的小朋友欺负他,他开始也是没有反手的。“既然你们都说我是妖怪,我就做个妖怪给你们瞧瞧”,后来,那些孩子们掉到泥坑里身上扎满海胆刺所受的捉弄也算是自食其果了。同时,我们也不要在意别人说些什么,流言蜚语有时候很害人,我们应该好好的去做好我们自己。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41979年5月19日,中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公映。这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处女作,后来成了几代中国人的童年记忆。哪吒的形象也就成了“扎两个冲天鬏,光着俩小脚丫,踩的是风火轮,乾坤圈手中拿” ……此处隐藏5539个字……莲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捉妖记》都未必比得上。
电影一开始,在仙界有一个魔球吞掉了许多仙长。申公豹和太乙真人被师父叫去对抗魔球,谁知魔球一下就把申公豹和太乙真人给打趴下了,于是师父只好亲自出马,才把魔球抓住。然后修炼成仙丹,师父把仙丹给了太乙真人,让他三年后带着仙丹一起到人间,仙丹转世后就叫他哪吒吧!
三年后太乙真人找到了李靖,正要打开装仙丹的盒子,这是申公豹的手下拿了一壶酒让太乙真人喝了起来,申公豹的手下把蓝色仙丹拿走了。这时李靖看到,就想上去抢,结果没抢到还把红色仙丹放上了魔石,魔石化身成魔丸飞进来哪吒的体内,太乙真人对李靖说:“哪吒活不过三年,那哪里有魔丸的解药”?李静说:“那我们去找小云云看看他有什么办法?”太乙真人说。为了救哪吒李靖只好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哪吒的命,深深打动了我,感触很深,此时我的泪珠不断在眼里打转,父爱真的好伟大啊,真的是父爱如山!
三岁时,哪吒想斩妖除魔,替老百姓办一件大好事,让所有的人都能接受他,和他成为好朋友,但是哪吒虽然杀了妖魔,但是人们不相信,还和以前一样的态度对他。
一个偶然的机会哪吒结交了一个好朋友,他叫敖丙。几天后,哪吒知道自己要过三岁生日了,就去找敖丙,它对敖丙说:“其他人可以不来,但你必须来”。敖丙点了点头这段话知道了哪吒只要不乱用仙力,也不瞎捣乱,就会有许多人愿意和你做朋友。
哪吒三岁将要和天仙对抗,快被雷电电死的时候,敖丙也进来了,他们俩就是那两颗仙丹,俩人虽然身体没保住,但魂魄却保住了。
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让我深刻的知道了朋友之间一定要和平相处,更要互相信任,哪吒是个不畏艰难,勇敢面对不被命运所困,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改变命运。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131979年5月19日,中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公映。这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处女作,之后成了几代中国人的童年记忆。哪吒的形象也就成了“扎两个冲天鬏,光着俩小脚丫,踩的是风火轮,乾坤圈手中拿”的经典形象。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不再是我们记忆中熟悉的萌萌哒小孩,而是顶着两坨黑眼圈,玩世不恭的乱世“魔童”形象。《哪吒之魔童降世》选择在李靖和哪吒这对父子的人设和关系上作颠覆。是以《封神演义》中的龙王水淹陈塘关和哪吒闹海故事展开:讲述从小被当作妖怪的哪吒在孤独与误解中成长、逆天命而行的传奇故事。影片充满中国古典元素,反叛、战斗、成长的主题也为画风增添热血气息。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动画电影既严谨按照原作,又完全颠覆原作。这话并不矛盾,故事框架靠近原作,细节上又颠覆了原作。
笑点、泪点、燃点、影片节奏、分镜、视角、动态、感情线、故事结构、人物性格设定甚至配角到路人甲都有可圈可点的好看。尤其是形象和人物性格的设定,完全是颠覆性的好看的那种!
人物设定上,影片中会提现大小哪吒的比较,两者差异不仅仅体此刻前后形象的变化上,更在于其对于命运的不一样态度:屈服于人们的偏见还是与命运斗争到底。
而在故事资料上,哪吒从一个顺从世人偏见的“魔童”,到最终与命运顽强斗争,自身对于命运的态度发生转变。被世人定义为“妖怪”的哪吒,用自我“生而为魔,那又如何”的态度,与命运进行着斗争。
在现实社会中,不少年轻人也在用行动去突破出身、环境的限制,成为自我人生中的英雄:打破命运偏见,不断勇敢蜕变。在哪吒身上,似乎蕴藏着每一个不屈服于命运的年轻人的身影。看完之后真的觉得收获匪浅。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14去电影院观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后,感触很深。整体来看观影体验十分不错,剧情先抑后扬,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画面和节奏把控很棒,细节到位,效果逼真。个人认为是我看过最好的国漫作品了。
故事本身道理非常简单,可整个剧情安排和走向让人有很深的沉浸感,笑点与泪点排列不突兀,使人从内心深处了解到哪吒所经历的种种事件,从而体会其中情感。时而让人捧腹大笑,时而令人潸然泪下。故事前面讲述了哪吒不幸的身世,身为魔丹转世一出生就被百姓恐惧,孤立。也缺少家人陪伴,因此性情暴躁。没有任何一个人孩子生下来就是恶魔,也没有人愿意被别人孤立。哪吒心中其实是渴望被接受的。奈何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难以摧毁,难以磨灭。人们迂腐固执的思想行动促成了这个孩子后来报复性的行为。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人们惧怕妖怪是刻在骨子里的恐惧,他们之前被妖怪祸害了许久,对此类物种深恶痛疾,这种憎恶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去除的。所以人们如此行为对待哪吒似乎也是情有可原。
再看敖丙,他是灵丹转世,可就因为出身龙族,是妖,一暴露身份就被集体针对,与哪吒遭遇十分相似。但后来为了龙族利益,决定活埋整个陈塘关。原本被认为是妖怪的哪吒在关键时刻以一人之力抵抗敖丙,给了陈塘关以生的希望。而原本是灵丹的敖丙却要屠杀陈塘关全部无辜百姓,如此巨大反差,可当真讽刺又戏剧性。
“善人不善,恶人不恶。”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善恶对错不在于身,而在于心。不管你出身如何,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你对待你,你始终是你自己。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该怎样走不是别人能够左右的。你的敌人也只有你自己而已。希望每个人都能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15这是部好电影,我已经看了两遍,要不是没时间,我还想看第三遍呢!为什么我会觉得它那么有趣呢?
首先,这部电影里的神仙和《哪吒闹海》里的完全不一样。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在原来的故事中仙风道骨,是很严肃的,可在这部电影里闹笑话的大多是他。譬如他在山河社稷图里教哪吒本事,告诉了他障眼法的咒语就去睡大觉。结果被变成殷夫人的哪吒捉弄,不小心吸了蟾蜍毒液,全身长包像气球一样鼓了起来,话都说不清了。哪吒的师叔申公豹也够好玩,本来是个反派角色,却是个结巴。而且总在特别关键的地方结巴:“不.......不错。”“不成......”“不成?”“......成功便成仁。”这样的设计可以营造喜剧效果,不至于让电影显得呆板。
其次,哪吒的父母和原来故事里的一点也不同。原来,他父母给我们的印象是:严厉、古板。特别是他的父亲,我看的一个连环画里面,他的父亲对哪吒一点也不好。哪吒闯了货,既不听哪吒的辩解,也不帮哪吒解决问题,而是听信别人的话惩罚哪吒。可这部电影里的父母对哪吒很包容,哪怕哪吒是个魔丸都没有放弃他,和现在的父母对孩子很像,让人觉得很亲近。
最后,小魔丸哪吒和灵珠敖丙也不同,最后是魔丸救了大家,灵珠做了坏事。因为虽然哪吒生来是魔丸,但是他的父母一直在教他做个好人,还让他拜师学艺,坚信哪吒是个好孩子。哪吒最后也被感动,醒悟过来,救了大家。可敖丙虽然是灵珠,他的父王却让他担负解救龙族的责任,给他很大的压力。他的师傅申公豹也并不喜欢他,只是想让他杀了哪吒,证明自己才最适合当十二金仙。所以敖丙最后差点毁灭了陈塘关。幸亏他在最后时刻也醒悟过来,救了哪吒。这说明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善良的或是邪恶的,后天的教育很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