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树林》教案

时间:2025-09-30 10:52:40
幼儿园中班《树林》教案

幼儿园中班《树林》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树林》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中班《树林》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丝瓜筋,大胆尝试用丝瓜筋进行印画,并通过添画表现秋天美丽的树。

2、在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合作完成一幅画的乐趣。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涂好背景的水粉纸

2、丝瓜筋、颜料(黄,橘黄,红)

3、老师的范画,音乐,秋天树的图片,丝瓜筋录音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1、出示丝瓜筋

师:今天有个客人来和这做客,我们起来看看是谁来了?你们都认识它吗?

师: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丝瓜筋,今天呀丝瓜筋宝宝想和我们班小朋友玩游戏,想一想可以用丝瓜筋怎么玩。

二、丝瓜筋印画

1、老师示范印画

师:你们想知道我是怎么和丝瓜筋玩的吗?仔细看好咯。

2、请幼儿尝试

师:我是怎么和丝瓜筋玩的呀?有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试一试。

3、幼儿印画,老师指导

师:你们也想像这样和丝瓜筋玩一玩吗?

三、添画秋天的树

1、出示印画

师:小朋友们我们边休息,一边来看一看刚才我们和丝瓜筋宝宝一起印的画。

师:你觉得它像什么?

师:你们都觉得它像很多东西,现在我来做一个神奇的魔术师,用这一根魔术棒把它变一变,看看可以变成什么。

2、老师示范添画树

师:看我把它变成了什么?看这么多树变在一起,像一片什么呀?那你觉得它是一片什么季节的树林呢?为什么觉得会是秋天的树林?

师:我们来看一看你觉得这些树都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这些树还有一个相同的地方你们发现了吗?(引导幼儿说出方向一样,都是从下往上长的)

3、幼儿添画

四、讲评

师: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最喜欢哪颗树?为什么?

师:今天呀我们和丝瓜筋一起做了好玩的游戏,又当了一次小小魔术师变出了一大片秋天的树林,现在我们把丝瓜筋宝宝带回教室再来和它玩好玩的游戏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开始介绍了丝瓜筋,因为事先要求过孩子们去认识,所以当我出示丝瓜筋是还怎么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和丝瓜筋玩游戏这个环节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先让他们说一说是怎么和它玩,有的孩子说和它玩捉迷藏,有的孩子说和它玩游戏……都萌发出了很多天真的想法。在我示范印画时,太紧张了,忘记了和所有的幼儿互动,只是请了个别的幼儿来试一试,导致在幼儿操作时,有些能力较差的幼儿有点无从下手。最后在幼儿添画树时,由于当时颜料太多,没来得及干,导致画树干时颜料有些粘上去,但是总的来说,我觉得本次活动预设的目标基本达成。幼儿的兴趣也很高涨,但是细节性的东西还有待于提高。

幼儿园中班《树林》教案2

活动目标:

1.用手捏表现树的基本特征,并用多种综合材料装饰树叶和树林。

2.能主动与同伴商量,合作创作,遇到问题能积极想办法解决。

3.能大胆向同伴介绍,体验、分享创作的乐趣。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 . 陶泥、操作工具及综合材料人手一份。

2.树林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故事引入活动。

(1)教师:一群小鸟飞累了,很想停下来歇一歇。但是周围烟尘滚滚,没有一棵小树!怎么办呢?你们能够帮助小鸟建一片树林吗?

(2)教师:你们会帮它们建什么样的树林呢? (请幼儿边讲述边画出树的形态)

(3)教师小结:树由树干、树叶、树枝等组成。有的树是高高的、粗粗的、直直的,有的树是矮矮的、细细的、弯弯的。树叶也是各种各样的。

2.学习用手捏的方法制作树。

(1)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创作一片树林。

(2)幼儿分组讨论:要设计什么样的树林,准备怎样来制作。

(3)教师示范:先用一大块泥捏出树干,可以有粗有细、有高有矮;再捏出树枝,树枝可以向各个方向伸展;最后在树枝上制作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

3.幼儿分组创作树林,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每组幼儿考虑清楚用什么方法来制作,怎样做才漂亮。

4.展示作品,相互欣赏、评价。

(1)每组派一名幼儿介绍树林的制作方法,有没有遇到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

(2)鼓励幼儿将自己小组的作品编成好玩的故事,教师根据每组幼儿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

●用自编自演故事的方式讲评作品,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幼儿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并自然地评价作品。

环境创设:

师幼共同制作、布置各种“大大小小的树”和“树的朋友”主题墙。

家园共育:

①在接送途中,到公园或绿化带附近散步时,可以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看树木,亲近树木。

②协助幼儿做好关于“树”的调查,用多种方式了解树。如查书、上网、看电视等。

③关心幼儿园的“树朋友”,有条件的话可以同幼儿一起去植树,让小树苗伴随孩子成长。

④请幼儿找出家中所有用木料做成的东西。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小百科:树林通常范围比树丛大而比森林小的成片生长的许多树木。

幼儿园中班《树林》教案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布拓印画《春天的树林》,感受绿色树林的美丽,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初步学习用布拓印的方法作画,体验不同工具材料绘画活动的乐趣。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1、布拓印画《春天的树林》。

2、录音机、配乐散文磁带(音乐选用《爱琴海》)。

3、幼儿绘画纸、废报纸(垫在绘画纸下)、油画棒、水粉颜料(柠檬黄、草绿、翠绿)、拓印用布团、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感受作品的美,激发幼儿创作欲望。……此处隐藏5058个字……的利用有机融合,相益得彰。使孩子们既有在大自然中的真切体验,又感受络媒体带来的超越时空的生动感受。

2、本活动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策略,留有许多空间让孩子们去充分的思考、想像。并在体验中感受小树苗在自然界的生长变化,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3、体现活动的延续性。在本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设置了一个悬念“还有不一样的树种传播方式吗?”从而激励孩子们和家长去共同收集资料。另外,种子的播下,也是照料和观察的开端。于是,孩子们新一轮的探索又开始了……

4、在本活动中,体现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共享。如让家长协助孩子收集资料,上发帖等。

活动目标:

1、有探索树种传播的兴趣。

2、体验小树在自然界的生长变化,产生对小树的关爱之心。

3、参与播种活动,萌发对树种发芽、成长的殷殷期盼。

活动准备:

1、素材《树妈妈和树宝宝》

2、收集树种

3、教师熟悉课件,根据画面灵活调控“返回”和“播放”按扭(右键)

活动过程:

一、看画面提问,启发想像树种的传播。

1、这里有谁?(树妈妈、树宝宝)

2、树宝宝是怎么来得?(树妈妈的种子)

3、是谁帮妈妈传播种子的呢?(让幼儿自由猜测讨论,教师不归纳,允许幼儿的多种答案)

二、了解树种传播的几种方式。

1、风的传播

猜猜看,风怎么给树妈妈传播种子的?(让幼儿先说一说,再播放画面)

2、动物传播

画面到小鸟播种即止。提问:

——除了小鸟,还有哪些动物会给树妈妈传播种子?(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或发挥想象自由讨论。)

3、人类的传播

除了动物,还有谁也给树妈妈传播种子呢?

播放结尾:人类为树妈妈撒播种子。

三、设置悬念,启发探索

除了我们刚才讲到的、看到的以外,树妈妈的种子还有其他的传播方式吗?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查资料,我们等着你的发现哦!

四、体验游戏“树宝宝快快长”

教师扮演树妈妈,幼儿扮演树宝宝。根据画面和音乐,自由想像相应的动作,体验树宝宝在自然界的生长变化。

1、起风了(风中的小树会怎样)

2、下雨了(雨中的小树会怎样)

3、太阳下(太阳下的小树会怎样)

四、播种去。

1、到事先平整好的土地上拨撒树的种子。

2、

提出讨论:种子播下后,我们还要做些什么?(幼儿分组讨论,然后交流)

教师归纳:经常来照料、观察,并做好记录。

活动延伸:教师组织孩子们对播下去的种子进行浇水、观察、记录。

幼儿园中班《树林》教案11

活动目标:

1、感受童话散文优美的意境,大胆想象、表述。

2、学习创编散文诗

3、亲近树林,了解秋天里树叶的变化。

活动准备:

2、 素材:散文诗“落叶”

3、 事先观察过秋天的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秋天到了,树叶会怎么样?

二、欣赏散文诗“落叶”

边看画面边提问:

——落叶掉在地上,小虫看见了会怎样?

——落叶掉在地上,蚂蚁看见了会怎样?

——落叶掉在沟里,小鱼看见了会怎样?

——落叶掉在院子里,燕子看见了会怎样?

三、创编散文,扩展想象

落叶还会掉在哪里?还有谁会看见?会怎么样?(幼儿发挥想象创编)

延伸活动:去小树林找落叶。

活动8:树的好朋友(社会)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对树木的保护作用。

2、认领自己的树朋友,付之关爱行动。

活动准备:

1、收集啄木鸟、猫头鹰、喜鹊、七星瓢虫、蜜蜂等图片资源。

2、人类关爱树的图片资源。

3、选好小树林一片

活动过程:

一、我的好朋友

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是谁?为什么?

二、树的好朋友

树有好朋友吗?它们是谁?为什么?

啄木鸟 喜鹊 猫头鹰 七星瓢虫 蜜蜂

还有谁也是树的朋友呢?为什么?(幼儿自由讨论,允许孩子的多种答案)

三、我们和树交朋友

1、 你想和树交朋友吗?我们可以为树做些什么呢?(幼儿自由讨论)

2、看看人们是怎样和树交朋友的

涂白灰 量树干 种插树苗 林中漫步

2、 认领树朋友

到小树林,认领自己的树朋友,并和树朋友说说话等。

活动延伸:在教师的组织下持续地观察、照料树朋友。

活动9:苹果树(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萌发对苹果树和小鸟的喜爱。

2、感受文学作品优美的意境,扩展想象,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

素材:故事《苹果树》,教师熟悉内容,能熟练运用按扭调控。

活动过程:

一、感受作品意境

1、看开始画面提问:

——这是一棵什么树?春天它会怎么样?谁会和它来做朋友呢?

——这是一棵什么树?秋天它会怎么样?谁会和它来做朋友呢?

2、播放到冬天苹果树光秃秃的即停。

提问:现在苹果树变得怎么样了?它心里觉得怎么样?猜猜谁会来和它做伴?(幼儿分组自由讨论,讲述。)

3、播放结尾:光秃秃的苹果树变成了鸟树

二、理解人物形象

你喜欢苹果树吗?为什么?

喜欢小鸟吗?为什么?

三、游戏表演

幼儿分角色“小鸟”“苹果树”,随着课件的播放表演故事。

活动10:小瓢虫去旅行(艺术)

活动目标:

1、在已有绘画经验上,大胆添画背景,丰富画面,

2、了解小瓢虫与树的关系。表达对小瓢虫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认识过瓢虫,学习过单个瓢虫的画法。

2、瓢虫与树的图片资源。

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瓢虫)提问:这是谁?它在哪里? (幼儿自由讲述)

二、创编情节

1、这个小瓢虫还会去哪里呢?(幼儿自由讨论)

花 叶 果子 树干

3、 还会遇到谁呢?会发生什么事呢?(幼儿自由想像)

三、 幼儿作画。

1、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想象情节,添画背景。

2、指导幼儿丰富用色。

四、讲述作品: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作品“小瓢虫去旅行”

活动延伸:亲子作业“记录创编故事——小瓢虫去旅行”,有电脑的家庭发贴到班级主页。

《幼儿园中班《树林》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